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 ||
我委今年7月15日印发《关于开展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的通知》(苏教关委〔2011〕3号)后,各地各校立即根据该通知精神积极展开了有关工作。据我们8月4日到苏州调研,苏州大学在自我评价后不仅完成了书面申报报告起草和“考核内容和要求”评分表填写工作,而且列出了有关档案资料目录;吴江市教育局也列出了有关档案资料目录。 苏州大学关于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的申报报告言简意赅,既阐述了近年来加强关工委建设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也明确了存在的不足,较好地反映了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的全貌。苏州大学和吴江市教育局关于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有关资料目录,在整理现有资料基础上完成,没有专门要求基层单位收集上报资料和重新统计制作,重点考核的第一大项“组织领导”和第五大项“关工委自身建设”部分目录比较详实,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材料,符合我委〔2011〕3号文件精神。现将苏州大学和吴江市教育局有关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考核的部分材料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学习借鉴。 附件: 一、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申报报告 二、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有关资料目录 三、吴江市教育局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有关资料目录 | ||
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章) | ||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日 | ||
主题词:转发 常态化建设 资料 通知 | ||
抄送:教育部关工委,省关工委,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各高等学校关工委 | ||
| ||
附件一 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申报报告 我校根据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关于开展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的通知》(苏教关委〔2011〕3号)精神,对照省教育厅文件苏教关〔2011〕2号印发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内容和要求》,对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我考核,全面考核(不计加分)达到96分(“社区工作”部分扣4分),第一大项“组织领导”、第五大项“关工委自身建设”两项合计50分。现申报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校党委认真贯彻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51号文件精神,制订了本校的实施意见并切实予以执行。 1.组织机构健全。学校一贯重视调整和加强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班子建设。目前,关工委领导班子、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及 负责人、专兼职人员配备均符合省要求。 2.党政工作部署。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党政工作运行轨道,与其他工作一起列入计划、总结、考核和评比,实现了“四入”、“四同”、 “四融入”。学校每年的党政工作计划均对关工委工作进行部署;校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王卓君在苏州大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中对关工委工作给予 表扬、鼓励;校党委副书记江涌在学校党委全体扩大会议作的述职报告中就关工委工作作专门汇报;校关工委副主任何寿春多次受邀列席校党委常委会。 3.定期研讨工作。校党委常委会多次研究关工委工作,及时通报传达有关重要文件和上级精神。各委员单位积极参与关工委工作, 主动作为,帮助搭建了许多工作平台。学校为关工委配备有专用的办公场所,配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办公设施,落实了专项经费,并对驻会老同 志发放了补贴。 4.健全组织网络。二级关工委组织网络健全,21个学院(部)都成立了关工委组织,并能适时调整。据2011年7月30日统计, 离退休老同志(有条件)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达85%以上。 二、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支持关工委发动“五老”当好“五员”(宣讲员、辅导员、帮扶员、督导员、联络员),开展“五助”(助教、助学、助困、助业、助区)工作。 1.参与学校重大活动。三年来,关工委配合校党委、行政、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结合重大纪念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2.参与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活动。2003年起组织离退休老党员担任兼职组织员,参与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在二级学院 建立了兼职辅导员队伍。校关工委能及时利用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3.参与民主法制教育。许多老同志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民主法制教育与安全教育,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全国 “两会”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提案活动。 4.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关工委十分重视并直接指导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的发展,长期推动谈 心屋建设和班级心理保健委员的培训工作,多次派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骨干的培训活动或邀请学校心理中心的教师为全校的退教分会理事长进行专题辅导。 5.负责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建立了校、院两级近百名关工委老同志组成的教学督导队伍,分别督导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和成 人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授予督导工作组“特别贡献奖”。 2011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关工委参与成立了“学生学习与发展委员会”,聘任退休老同志参与指导。 三、社区工作 校关工委一方面发动和鼓励各二级关工委牵线搭桥,组织在校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离退休老同志融入社会,力所能及地关心社区,关爱校外的青少年。 1.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把重点放在贫困家庭子女的帮教上。北校区社区张元钧等七位老教授,2006年以来组成“爱心家教队”,义务为街道的初中生和小升初学生辅导多门学科。 2.2009年,社会学院与吴中区香山街道联合建立“苏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 3.有关二级关工委与社区开展共建:艺术学院为“世博”组建学生志愿者宣讲团,文学院参与相城区城市文明建设志愿者活动,管理学院进行苏州市社会文明跟踪调研,外国语学院与凤凰传媒学院分别与何家塔社区、唐家巷社区签署共建协议等。 4.为创建校内外良好周边环境。部分退休教工担任了网吧义务监督员。今年,北校区一批退休教工担任了本小区“老新村改造义务监督员”。 四、办好事做实事 二级关工委的专门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组成了以“五老”为主体的关工委工作网络,办了大量的实事和好事。 1.近三年,关工委老同志参与了多项“热点问题”调研,组织撰写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况》和《凝心聚力扎实推进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常态化建设》等调研报告。 2.送温暖、献爱心已成为我校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自觉行动,涌现了张寿华、金长福、沈慧廉等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社会学院、教育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关工委发动全体同志为学生推荐就业岗位,使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3.物理学院退休教师为学生补习功课,帮助学院提升考研录取率。在老同志的关心帮助下,近年来,物理师范专业研究生录取率达58%,物理学专业超过40%。 五、关工委自身建设 关工委领导班子树立服务大局、育人成才的观念,不断研究和把握工作特点和规律,推动关工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校关工委成员长年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努力创建“四型”关工委。关工委领导班子中的老同志能上网、会上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从两个方面抓骨干培训:一是对二级关工委成员的学习培训,二是对退教协会分会负责人就关工委工作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指导有条件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 3.建立健全了党委纳入、部门配合、工作运行、条件配备、激励保障等五项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工作计划和会议、工作检查和总结、学习培训、调查研究、理论研讨等五项关工委工作制度。认真并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重视并加强了关工委工作的宣传报道和文本、电子档案工作,创建了关工委网站并能及时予以更新。 我校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尚有两个方面不足:一是21个二级关工委发展尚不平衡;二是上报、汇总和资料积累不够,日常档案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将根据考核工作组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本次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推动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附件二 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有关资料目录 一、组织领导 (一)学校关工委领导班子与工作班子配备 1. 关于调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的通知(苏大委〔2010〕33号文) 2. 关于调整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的通知(苏大委〔2010〕50号文) 3. 苏州大学关工委机构设置一览 (二)学校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 1. 校党委书记王卓君在苏州大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含关工委工作) 2.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涌的述职述廉报告(含关工委工作) 3. 苏州大学十届党委65次常委会会议议程(关工委副主任何寿春列席) 4. 校关工委向十届党委99次常委会会议作专题汇报(会议记录复印件) 6.校关工委学习贯彻部党组20号文件、苏教党5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三)单位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委员单位搭建平台 1. 校党委关于学习贯彻部党组20号文件的通知(苏大委〔2009〕59号文) 2. 学校与学院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讲话与指示(会议记录汇编复印件) 3. 校关工委部署学院(部)关工委进行自查考评的要求和说明 4. 校各职能部门搭建的相关工作平台一览 5. 校财务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年度预算通知书》(复印件) 6. 校人事处《关于对关工委成员中驻会离退休老同志发放工作津贴的说明》 (四)二级关工委组织和离退休老同志参与率 1. 关于调整学院(部)关工委成员的通知(苏大委〔2009〕12号文) 2. 关于调整学院(部)关工委成员的通知(苏大委〔2010〕40号文) 3. 各学院离退休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统计资料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一)主题教育、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品德教育 1.苏州大学关工委参与组织各种教育活动资料 2.二级学院(部)关工委举办各种教育活动资料 3.2011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的“学生学习与发展委员会”概况 (二)党团工作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1.校党委关于下发《中共苏州大学委员会兼职组织员工作条例》的通知 2.校党委关于调整兼职组织员和设立基层党组织兼职组织员的通知 3.苏州大学学生成长成才氛围营造与典型引路资料 (三)民主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 1.面向本科生、研究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通知和安排 2.依托王健法学院进行普法教育和培训工作的情况汇总 3.开展民主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 (四)心理健康教育 1.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概况 2.苏州大学2009-2010学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统计资料 3.谈心屋(心理咨询室)活动及其相关报道的资料 (五)教学督导和校园文化、社团活动 1.关于教学督导工作的有关资料 2.关于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指导社团活动的有关资料 三、社区工作 (一)校外家庭教育 1.苏大北校区社区――娄门街道“义务爱心家教队”有关资料 2.苏大老科协――苏医新村“健康卫士”有关资料 (二)校外教育活动基地建设 1.苏州大学校外教学与实习实践基地一览 2.二级学院关工委与社区共建的有关资料 (三)社区教育活动 二级学院关工委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 (四)为校内外良好周边环境服务 离退休老同志为校内外环境服务的有关资料 四、办实事做好事 (一)开展调查研究 近年开展调查研究的有关资料 (二)送温暖献爱心 1.苏州大学退休人员参加爱心基金名录(部分) 2.关工委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系列活动的有关资料 (三)给予部分学生特别关爱 1.“助学红娘”张寿华事迹 2.“无私助学免见面”金长福、沈慧廉夫妇事迹 3.《从劝退生到研究生》(苏州市教育局网站的报道) 五、关工委自身建设 (一)创建“四型”关工委 1.校关工委近三年会议记录本 2.《为霞满天映桃李》――苏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汇报光盘 3.校关工委近年接待上级领导和省内外高校关工委来访的有关资料 4.校关工委近年在国家级、省级会议发表、交流的文章和经验。 5.本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受上级表彰奖励的有关资料 6.本校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奖励活动的有关资料 (二)关工委骨干培训 1.校、院(部)关工委骨干培训材料 2.关工委组织离退休骨干培训材料 (三)规章制度、计划总结和宣传报道 1.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制度和职责、工作条例、实施细则 2.2009-2011年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计划 3.2009-2011年苏州大学关工委工作总结 4.2009-2011年苏州大学关工委宣传报道 5.苏州大学关工委网址和电子档案目录 附件三 吴江市教育局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有关资料目录 一、组织领导 (一)班子建设 1. 2005年9月以来吴江市教育局数次调整局关工委领导班子的有关文件 2. 《2010-2011学年各学校关工委领导班子调整的汇总表》及原始表格 (二)加强领导 1. 2009年9月以来3次局党政联席会议学习上级关心下一代工作文件会议记录 2.教育局印发的《关于建立和健全吴江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长效机制的意见》 3.教育局党政联合转发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 4.教育局党政联合转发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 5.教育局工作总结(内有关工委有关情况) 6.教育局局长史建荣在2007-2009年度关工委表彰会上的讲话 7.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沈卫红在学校关工委主任分片会议讲话记录 8.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俞弘声在局党政联席会议上的汇报 9.教育局召开学校关工委主任分片会议记录 10.教育局关工委全委会会议记录 11.教育局关于学校关工委工作考评的有关资料 12.教育局关于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有关资料 13.教育局要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参加全局性会议的会议通知 14.基层学校历年上报关工委工作总结(内有学校领导重视情况) (三)队伍建设 1. 为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搭建的工作平台 2.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登记表》 3.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统计表和原始报表 (四)后勤保障 1. 吴江市财政局和教育局2010年为局关工委划拨活动经费单据(复印件) 2. 教育局关工委驻会老同志工作补贴发放表(部分,复印件) 二、青少年教育工作 (一)主题教育 1.局关工委历年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意见 2.局关工委历年开展主题教育的宣讲材料 3.局关工委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活动的有关资料 4.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二)安全和法制教育活动 1.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学校安全和法制教育活动情况汇总表 2. 平望实验小学退休教师徐杏观发明的“交通安全游戏棋”获得国家专利并被苏州市公安局推广的有关资料 (三)帮教“问题学生”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帮教“问题学生”活动的有关资料 (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有关资料 (五)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学校“青蓝工程”活动的有关资料 三、家庭教育和社区工作 (一)家长学校 1.《学校德育工作百分考核》资料(内含中小学校举办家长学校情况的有关资料) 2. 教育局关工委年终考核资料(内含老教师参与家长学校工作情况的有关资料) 3. 推广使用省编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的有关资料 4. 局关工委讲师团深入基层家长学校讲课的有关资料 5. 局关工委2010年对教育系统家长学校进行考核的有关资料 (二)社区工作 1.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有关资料 2. 离退休老教师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 3. 局关工委关于校区联动工作总结上报的经验和信息 四、办实事做好事 (一)调查研究 1.教育局《关于对全市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研的通知》 2.局关工委撰写的《吴江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二)关爱弱势群体 1. 离退休老教师为困难学生捐款的有关资料 2. 局关工委推广芦墟“特殊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经验的有关资料 五、关工委自身建设 (一)创建培训 1. 局关工委工作班子每月集体学习记录本 2. 教育局关于举办中小学关工委主任培训班的通知 3. 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俞弘声在培训班上的辅导讲话 4.局关工委近年接待上级领导和省内外教育关工委来访的有关资料 5.局关工委近年在国家、省和苏州市会议发表、交流的文章和经验。 6.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受上级表彰奖励的有关资料 (二)规章制度 市教育局《关于下发〈吴江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制度〉的通知》 (三)计划和总结 局关工委近年工作意见和工作总结 (四)宣传报道和台帐资料 1.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和吴江市关工委上报的工作信息 2.《吴江日报》“五老风采”栏目报道教育系统老教师事迹的有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