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刘红明赴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发布者:合作发展发布时间:2022-03-03动态浏览次数:1427

        3月2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刘红明一行应邀赴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并参观了由该企业改造的长江流域首艘3000吨级纯电动货船。江苏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陈斌,江苏海事局南京监管救助综合基地主任王建强,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福生、总裁孙克兵等和刘红明书记一行共同就校企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助力绿色船舶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友好交流。

        交流会上,冯福生介绍,为了适应国家新能源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新能源船用电池和动力系统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推广应用。2021年12月29日,公司与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合作成功研制了全省首艘“油改电”执法艇“苏交执法003”并顺利下水,为全国公务执法船舶更新、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借鉴。今年2月22日,公司联合江苏海事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等部门单位共同打造的长江流域首艘3000吨级纯电动货船“船联1号”在南京首航。该船由原来总载重3000吨位的燃油货船改造而成,把电能作为整艘船的唯一能源,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此次改造也为同类型燃油货船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孙克兵表示,近年来,江苏全力推进内河航道水污染治理,在运输侧推广包括货船、拖船、游船、公务船舶等在内的全电能化改造。同时,在港口全力推广燃油船舶靠港后的岸电系统,被确定为国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试点省份。因此,新能源技术在船舶方面的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期待能和江苏海院在该领域进行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海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家一起促进形成电动船舶系列标准,助力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政、企、校三方就国家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要求、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等方面对绿色船舶、智能船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刘红明在交流中高度称赞了企业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长江内河航运节能减排所作出的贡献。他表示,企业所从事的船舶新能源技术研制、开发和船舶“油改电”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行业市场需求迫切,电能替代产业大有可为。近年来,学校瞄准智能船舶和无人船舶建设发展方向,成立了轮机电气与智能工程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聚焦人才要素供给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与产业转型升级相衔接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校正在加紧建设国家发改委智能船舶岸机系统综合实训中心项目,真诚邀请企业加入共同推动项目建设和成果转化,同时也期待在电动船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人员配套培训等方面与企业共同协作,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交流会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靠泊在江苏海事局南京监管救助综合基地码头的“油改电”交通执法艇和3000吨级纯电动货船“船联1号”。

        我校科技处、机电学院、板桥校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一同参加了考察调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