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院2017-2018-2第十六、七周教学工作简报

发布者:机电学院发布时间:2018-07-02浏览次数:681


【本周重点工作】

党政联席会议

18级人才培养方案

电本班毕业设计答辩

【具体安排】

第十六周

教学:上周:⑴四、六级监考;A、B级    2位同学作弊(171301、161301船电)

⑵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   基础分层、VB课落实

⑶征订教材、选修课申报

⑷2018届论文推优(6篇)抽检 

⑸维修电工考证<16级机电3个班>

本周:

(1)哈工程出版维修电工考证书籍《电工技能》改版/PLC

星期三开讨论会(11月底前)

(2)教材征订及选修课,形成教研室记录

(3)《毕业生论文写作》船电、(港机、港电)(合,刘善平)

补两次课(已开设,上学期)

(4)2016级电子电气员考证是否分班?是否改革?

(5)2019年技能大赛组队,暑期一周训练

(6)海事职教联盟(机电一体化学生交换)2017级

上午9:00 党政联席会议 电气学院会议室 星期二

马院:上周:1、DNV-GL审核 通过

2、课程认证

3、高水平院校建设方案细化修订

4、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先进个人,吴俊

5、3+2项目(2014级学生档案,2015级学生档案)

6、消防改造(喷淋系统)(6.15—9.15)施工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熊,季)2018—R—65120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2018年度课题申报

7、海事职教联盟,航海学校机电一体化学生交换生(2017级)

本周:1、高水平院校建设方案

2、课程认证

3、积欠考试(周二名单,教师出卷)

6月20日

1、积欠方案,出卷

2、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3+2电气自动化   25/一周    √

电气自动化      24/一周     √

建筑智能化      26/一周     √

船舶电气       24/一周     √

机电一体化     24/一周      √

港机           28/一周      √

3+2船电       27/一周      √

工业机器人    24/一周       √

6月21日

1.巡查海涵楼7-8楼   电工考证训练 良好

2.港机161301 电工技能实训     学生基础欠   学习态度较认真

3.2018人才培养方案输入系统

4.积欠考试,出卷

5.2017.12评估费用申报(电子电气员)

6月22日

 1.AR教材   传感器应用技术   主教:郑期彤 13621295935

                                   孙薇  邮箱:1377447280@qq.com

 2.巡查海涵楼7-9楼   秩序较好

星期六(省大创开题,大会议室,教务处)

第十七周

1.2016级船舶电子电气专业分班 <电子电气员考证,非考证班>  

2.2018级人才培养第一学期任务输入

3.2018推优(6篇) 已将专家意见反馈给指导老师

4.积欠考试(本周) 试卷(出题量大)

5.2018级分层教学方案(电路基础)蒋文娟【实施方法,效果,质量】

党政联席会议       上午9:00   电气学院会议室

路书记:1.支部主题活动继续开展    优秀党支部等评选

2.学习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

3.迎接党风廉政建设检查

4.电气学院人人出彩计划

5.招生宣传

6.校友会(资料收集整理录入,毕业班会合影照片)

   暑假访百名校友

马院:

课程认证完善

高水平院校建设修改,任务书

中科院科研合作反向(6个项目)

档案室建设

陈佳:就业协议(48+46份)

就业指导课  统一授课计划   共16课时  分专业集中授课

论文写作   按专业安排课程   共24课时 分专业集中授课

2015级非考大证人员名单,退考证费 (统计,各班长)60人/115人(55人考证)

信息化培训报名:3-4人, 院长或副院长参加 ,负责人(印黄燕海光美 季明丽)

               6月29日前回执表

7.教师教学质量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

6月26日

1.2018级人才培养第一学期任务, 马银萍  进程(考研室室教材,任课教师)

2.社会船员评估计划(7.2-6)张舒

3.选修课开设 (吴俊 孙厚法 莫丽琴阮志虎)

4.自动化国际班(8人) 上课增加10元/节,另补课时1.3系数

17、18级人才培养方案(郭,孙)

6月27日

《电工技能》出再版

熊,曹,郭,蒋亮,郭,胡奕,(郭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初稿

2019届毕业生   489人+44人=533人

下午1:00 电气学院会议室

1、组织生活会集中学习<路书记 党总支> 进一步解放思想

2、积欠考试,招生压力大,进一步解放思想

3、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留学生8人)《自动化》行业发展形势

   姚苏华三门课程标准撰写,已提交

下星期三电本毕业设计答辩组人员:

 马洪涛,季明丽,郭宝宁,郭宗莲,葛君山,秦玉华、孙方霞

6月28日

1.关工委进课堂(葛君山教师授课)  2018.6.28上午3.4节

2.2018届毕业论文指导

3. “3+2”转段录用通知(46人中43人过关,1人待定)

 

 

 

本周拓展:

信息化中的高职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主,为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要求,选择信息化教育模式成了必由之路。但在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在不断的探索中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现代技术;高职教育;资源整合;建设

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根据各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分析,可以明显感知,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今天,受新媒体技术影响,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各大高职院校为适应时代变化,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都开始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起校园网,其覆盖面广,让学生时刻处于覆盖范围;教室配置电脑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上,也不断开展相关软件课程以及新媒体课程。在教育资源上,在学校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不断开展网课讲学。各大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育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未能将信息化教育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区分,将两者等同,使得信息化教育建设存在不够深度、不够广度等诸多问题。(一)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完备的硬件设施是推动信息化教育建设的根本和基础,硬件坏境的建设对培养信息化人才具有重要影响。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能完全应对信息化教学,在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还应该添置更为先进和主流的现代化设备,以应对时代发展,完善信息化教学。(二)教育资源网络建设不完善。所谓信息化教育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而是在信息化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就现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已经搭建校园网络平台,也有网课资源中心,但是平台仍然存在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在网络建设上,常出现网络卡顿的情况,维护程度不够。教育资源存在于网课资源不够,针对性不够,普及性不够。(三)信息化教学未能和高职教育有机结合。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特殊性,信息化教学不能只考虑教学,应该抓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效的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再与信息化相结合。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服务高职教学应用型教学。(四)教学模式未能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许多高职院校虽然配置信息化教学设备,但许多设备被闲置,未能发挥其用处,教学模式仍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赖课堂讲解,老师进行填鸭式讲学,就算配置了现代多媒体设备,也未能使其与教学有机结合,老师通过网络多媒体进行填鸭教学,这样一来,教育信息化没有意义,学生依附老师,也无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五)高校信息化建设观念不够。高校信息化教学观念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推动,这对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具有导向的作用。许多高职院校仍然缺乏信息化教学观念,没有意识去推动一系列的革新,仍然停留于传统教学观念,没有变革的紧迫感,没有理解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就算推动信息化教学,很多也只是局限于表面,没有将其视为重要工作来抓、不更新设备、不做好网络维护,经费投入不足、不进行深层次的建设,使其信息化教学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六)专业师资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拥有大批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教师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1]好的教学不仅需要硬件设施来辅助,师资力量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其专业性为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开展起到决定作用。由于许多高职学院中缺乏信息化教学的专业老师,这对学生学习专业信息技术有着直接影响。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一)明确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而高职教育自身有着特殊性,在对学生教学的同时,将工作作为教学导向,主要以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学生接受更多现代化信息教育,掌握更多信息技术,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为未来创造更多机会。(二)完善高职信息化教育体系。1.培养信息化教育理念。意识指导实践,各大高校应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框架,学习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的必然选择[3]。2.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在推动信息化教育中,加大对软硬件建设的投入,为进行更好的教学搭建更好的平台,用先进技术辅助教学,使得教学资源整合,形成完善的资源系统。更加方便学生学习,使得教学手段更加丰富。3.整合师资力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在专业性师资团队建设上多加投入,对现代教学技术以及相关设备使用,进行系统培训,针对性指导。加强老师素质提升和信息化教学意识培养,多给老师创造学习机会。4.建立完备管理制度。对设备使用和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并设立督导和辅助小组,针对性解决老师在工作中专业问题,定期与老师进行教学反馈和交流。小结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势不可挡,教育信息化更是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应该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新,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进一步推动高职教学信息化。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探索。

 

 

 

 

 

审核人:李秋波            整理:季明丽           数据核对:马银萍 张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