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点工作】
校教学例会
人才培养方案
2018届论文指导、答辩
【具体安排】
◆5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南大仙林校区档案馆(电工电子党支部活动)
下午:南京工程学院“3+2”转段情况汇报(教务处)
◆5月29日 星期二
1、2018届毕业论文指导
2、巡查海涵楼
3、16级单片机实验(南京工程学院)费用及出车 6.9
4、新生进企业 <各专业安排>
轮驳公司(船电)
康尼(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工业机器人)
南京港机厂(港机、港电)
楼宇(海主任定)
◆5月30日 星期三 校教学例会 上午9:00
地点:行政楼20
会议室主持人:陈晓琴
参加人员:校领导,各二级学院教学部》院长(主任)副院长(副主任),质管办主任、副主任,学工处、团委负责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副处长
会议议程:
(一)主持人介绍本次会议的议程
(二)教务处丁振国副处长通报期中教学检查情况
期初:1、外聘难、排课要求多
2、教务员上升通道小
3、考查课试卷教师自身保管
期中:1、教师对待学生态度(课堂互动、态度)
2、学生等待最后的清考,学风松散
3、顶岗实习监管不符,指导不符
4、培养方案宣贯不够,学生不清楚,毕业资格审核出现问题
5、晚9.10节课及周末教学不够,上课较自由松散
(三)教务处潘汝良处长通报2018年毕业资格审核情况,通报学业警告数据统计情况
选修;相关证书,相关实习活动 折算相应选修学风
积欠≠清考,会有,但如何避免?
(四) 教务处丁振国副处长通报第一轮实训基地建设立项审核情况
港口电气控制综合实训装置及其配套设备 | 万金华 | 产教融合 |
| 第一批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改造 | 郭宗莲 | 设备陈旧,接近无法 |
| 第一批 |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建设 | 赵君爱 | 新专业极需设备 | 重新列明购买设备 论证一次性建设目的 | 第二批 |
BIM实训平台建设 | 海光美 | 新专业极需设备 |
| 第一批 |
电机与拖动实验室扩建 | 郭宝宁 | 台套数与班级人数不符,增加台套 |
| 第一批 |
电子电气员评估实训室 | 吴俊 | 海事局整改项目 |
| 第一批 |
(五)教务处孙长飞副处长通报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推荐情况
汇报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2018级人才格养方案指导性意见编写思路
一、修订依据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
2.高水平高职院建设方案专业集群领航计划
3.高水平高职院建设方案人才培养出彩计划
4.人才培养改革座谈会意见
二、指导思想
1、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探索学分制改革,完善“大类培养、分层分方向教学”改革。
2、扎实开展专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专业群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构建专业群平台课。
3、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融合
三、主要做法
1.每学年教学周39周(含考试周):专业总学时原则上不低于2400学时,文科类专业不高于2600学时,理工科类专业不高于2800学时(航海类专业不超过3000学时):选修课比例不低于25%,合任意选修和限定选修: A类课(理论课)和B类课(理论+实践课)统一按18学时计1学分: C类课(实践课)每28学时折算1学分。
2.为适应项目化课程的改革,前两学年整周制实践教学原则上每学期不超过7周,若超出可通过课程改造、调休或适当延长总教学周数形式解决。
3.原则上18-22学时/周,若超过可通过适当延长总教学周数的形式解决。
4.第一学期只安排通识教育课,全校课程基本一致,学时、学分相同;专业平台课安排在第二、三学期,专业方向课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
6.大学英语继续在航海类专业试点分层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试点分层教学。
7.创新思维与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采用线上教学与第二课堂结合的方式开展,由各二级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六)质管办王涛处长通报本学期督导情况,汇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1、通报开学督导情况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讨论稿 0.5?(考核?)
课程评价(理实一体;理论、体育等)
教师互评(评价几次、反醒、反馈、执行)
(七)各个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发言(对学籍处理、毕业资格审核及毕业要求、积欠考试、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明确表态)
(八)陈晓琴副校长总结讲话
Q:1、PU平台更好的利用
2、教师质量评价 优秀等次上报16% 学生评价权重?实施标准统一(科学)
3、学籍管理 积欠 英语等级毕业条件统一平台(教务处)
4、毕业设计 标准? 论文 标准?
5、水→陆 学生 游泳可不考 下学期选修选项课
6、留学生 12人(电气自动化技术) 单独安班?
陈院总结:前半学期 高水平院校 骨干专业省大赛卓越海员 现代学徒 3+2 4+0
DNV 运动会 专业课研校企合作等 数学成果奖
一、1、常态化技能大赛
2、3+2 4+0 项目说明
二、高水平院校建设(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顶层设计、研讨、分步实施)
⑴:1、梳理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高水平建设方案 发展侧重点不同;进一步设计方案
3、2018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抓重点
4、继续深化改革,理实一体等
⑵:高水平院校建设深化
修订任务书
组建团队
⑶引入国际工程范式、课程、推进专业建设
二级学院资源参加建设
⑷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⑸省级培训(信息化、教学专业)人XX处(副院长参加)
⑹专业拓展(空乘、地铁方向)
⑺分管国际化工作,留学生的专业教育(18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考核
调动教师动力、积极努力
◆5月30日 星期三
1、第二次论文答辩
2、江苏省自动化学会论坛:马、周、季、孙下午1:30(南京国际博览中心)
3、借款2640元(16单片机 南京工程学院实验费用) 3+2专项 024101
◆5月31日 星期四
1、第十二周周报
2、2018届毕业论文指导
3、15电本后三周实训耗材申报(熊审核) 秦玉华 授课计划 星期五上午10:00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 6.4 书面修改意见wansiter@163.com邮箱
◆5月31日 星期四 下午3:30 党政联席会议 电气学院会议室
年终考核绩政分配(奖金)
◆6月1日 星期五
1、船电海上实习报告范本(教务处丁处)
2、巡查敏德楼2楼(工厂电考试,教学情况(学生玩手机、睡觉))
本周拓展:
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教育实践
摘要: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联合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制定、标准和制度建设、实施成果等多方面,阐述高职院校进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方法。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推进创新教育改革,深化校校、校企合作,探索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开展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招生方式;教育改革
一、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普遍要求是“零距离”上岗,为了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节约企业成本,采用校企联合招生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推行现代学徒制,选择有如下优势的专业。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在过去两年与多家业内公司开展“航测订单班”培养,在此期间将多家公司的实际项目引入学校进行生产实践,由企业派技术人员进校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2.申请了由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的“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职前生产实训基地”,可保证80位学生同时进行4D产品的采编及制作等多种内容的实训。3.聘任在行业中有威望的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引进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青年骨干教师,并从企业高薪聘请业内专家到学院任教,师资力量雄厚。4.拥有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合作及订单式培养方面,该专业拥有校企合作的丰富经验,具备现代学徒制示点的基本条件。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核心在于“分段育人”,按学徒、准员工、员工三段培养模式。内业要掌握多种的遥感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信息获取、空间数据处理、影像解译与分析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外业要掌握各种等级测绘仪器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内业计算能力。
三、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一是采用国家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二是采取学校自主招生的方式进行招生,企业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进行详细阐述,并对于选择相关方向的学生进行立体感测试。三是对于已经入校选择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订单班”再次选择该专业,“订单班”学生的专业课程可以与原专业相应的课程进行置换,合格后可发放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四是企业招工,可由企业进行招工,对于取得企业学徒制合同的适龄学生均可注册入学就读本专业。
四、教学方案制定
教学方案采用学分制管理,要求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学生在校期间根据企业要求灵活安排课程,学校根据学生在校完成的课程给定学分;企业可灵活安排学生参与生产项目的时间,可以以企业考核情况、在企业所完成的工作量来抵学分及相关课程。教学过程分阶段安排:一是“学徒”阶段,学生主要集中在学校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并保证一半的时间到企业参与实践。二是“准员工”阶段,学生主要由指导教师及企业的师傅在学校或企业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可在学校或企业一线完成相应的实践课程学习和生产。三是“员工”阶段,学生顶岗到企业一线去做相应的实践工作,由企业师傅及相关负责人对实践进行评价,实践可以充当校内课程给予学分,达到学校要求修订的学分方可毕业。
五、标准和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满足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二是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的责任,明确学校教师、企业师傅、学校领导、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六、实施成果现代学徒制实现多方共赢,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经历学徒制的学习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学习真正达到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因此企业也减少了很多培训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这些学生进入企业后不需要再培训可直接上岗。一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师徒制教学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二是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师徒制管理制度及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组织方法,教学改革制度及合作经验总结。三是形成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工招生方案及多样评价体系。另一个受益方是学校教师和学校。由于学生成建制进行岗位教学实践,学校得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指导学生实践,同时也接受企业培训和实践、收集行业最新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指导专业实训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教师能力的成长会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提高学校声誉。
参考文献:
[1]宋春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商品与质量,2016,(37).
[2]张庆玲.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14):27-29.
[3]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4]祝士明,母亚红,李红丹.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建设路径[J].职教论坛,2016,(6):26-29.
[5]熊宇.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4,(9):85-87.
作者:杨思俊 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审核人:李秋波 整理:季明丽 数据核对:马银萍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