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召开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座谈会

发布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发布时间:2016-12-29浏览次数:489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非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不断推进思政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12月27日晚六点半,由思政部陈友放教授牵头,2016年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师生座谈会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本次座谈会由陈友放教授主持,学工处副处长顾明亮、思政部博士薛莉以及2016级20名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与会教师总结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与学生深入互动,积极探讨今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方向。

首先,陈友放教授基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指出推进思政教学改革要努力使思政课的内容和方法从天堂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而思政主题实践活动则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展示自我的平台。


接下来,与会学生代表就思政实践教学改革特别是主题实践活动畅所欲言,谈体会,提建议,师生互动热烈。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思政主题实践活动,收获颇丰。一就个人来说,借助主题实践活动平台,自身得到极大锻炼,在自信心、发散思维、临场发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提高。二是就班集体而言,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三是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明白了大学思政课不同于传统初中高中时的纯理论灌输式的思政课,大学思政课形式多样,其中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思政课更接地气,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同学们希望思政主题实践教学形式能在其他通识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而思政主题实践教学正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最大体现。

陈教授结合学生发言以及系列实践活动,进行点评,认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举行的思政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活泼、内容精彩,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满满的正能量。

最后学工处副处长顾明亮进行总结发言并提出殷切期望。思想政治教育是燃亮高校学子的信仰之炬,激发广大青年的智慧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是目前思政课之所以存在枯燥乏味难以走进学生内心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其认识不足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接地气。从根本上说,思政教育在于熏陶学生的真善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论源于实践,以主题实践形式的思政课教学,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规律,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的教学目的。顾处长殷切希望我校思政主题实践活动越办越好,海院学子的精神动力越来越强劲,信仰之炬越燃越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