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在思政部陈友放教授的指导下,电气工程学院船舶电子161301和船舶电子161302班在敏德楼213合班教室举办了一场充满朝气活力的“爱国与理想”主题实践活动。思政部“毛概”教研室薛莉博士应邀出席指导实践活动。
主题实践活动首先由指导老师陈友放教授作课前讲话。思政主题实践,是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是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点建设成果的一大亮点。主题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展示自我的最好平台,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实现理论上有提高,思想上有感悟,行为上有体验,最终达到知行统一。
此次活动以“爱国与理想”为主线,一首英勇而悲壮的诗朗诵《满江红》,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拉开了主题实践活动的序幕。小品《课堂上的交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惟妙惟肖,通过“教授”与“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的交锋,使现场观众明白,这个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是从我们自己的表现得来的。我们自尊,自强,并且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尊重。《参观体验,感悟人生》(103宿舍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内容详实,图文并茂,解说员陈靖森(船舶电子161301班班长)表情凝重,表达十分到位,使现场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受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除此之外,由班级同学自己推荐的两名主持人,自信洒脱,游刃有余,使节目之间过度自然,衔接顺畅。还有歌曲、朗诵,互动等节目,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反映当代大学生热爱祖国、怀揣梦想的壮志情怀。本次活动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毕生难忘的美好印象。
陈友放教授作精彩点评。本次实践活动主题非常鲜明,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充满自信,勇于展现自我。更值得赞誉的是,同学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实践教学,进一步增强了对学校和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锻炼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相互之间的友谊,激励了同学们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思政部薛莉老师宣布获奖名单。一等奖:《参观体验,感悟人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二等奖:《课堂上的交锋》《军中绿花》《团结就是力量》;三等奖:《大约在冬季》《选择》《我的未来不是梦》。
本次活动在薛莉老师的朗诵中结束。正值六一儿童节,薛老师朗诵了流沙河的《理想》(节选),希望同学们童心永在,做追逐繁星的孩子,怀揣理想,趁年轻即出发。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学生合唱
学生朗诵
学生参观大屠杀纪念馆谈感悟
陈教授点评